279785137_5136065093099179_5257522952261027893_n.jpg
最近學習心得,和與他人對話的反思,很多事情真的有時努力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但千萬不要連自己都對曾經努力的自己忽視掉。

記得以前某次實習時,有次外督,我和另一個實習生一起被外督,那位實習生是學分班上來的,我則是某學院的社工學生,老師知道我們背景後說了一聲,我其實很反對學分班的人,沒受過嚴謹的訓練,現在社工學生都不好帶了,還要帶學分班的,當下我很驚嚇,只見另一個夥伴低頭不語...,結束後夥伴說,我也是很努力的學習進來的。後來過了多年,這個場景一直在我意識中不經意出現,只是當時夥伴不知是否畢業了,他在社工嗎?還是離開了,我就不知道了。

多年後學習很多不同非學院系統學習後,但還是被學院系統的人質疑,此時我好像很能同理當時夥伴的感受,現在慢慢跟自己說,如果沒被認同就算了(慢慢學習接受),至少要欣賞在這過程中努力的自己。

圖片:來源自己過去的創作圖片。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包柏社工師美術館的日常:「藝彩墨韻─七人聯展」活動已結束
來不及分享屏東市立美術館之前展覽,藝彩墨韻─七人聯展,住要是七位不同水墨畫家聯合展演,分別是吳春香、林永明、徐怡青、張啟義、莊碧惠、曾詩云、蘇永益,有興趣這些藝術家的朋友可以上去看。
介紹:
「藝彩墨韻─七人聯展」,作品在實驗傳統水墨、書藝和彩墨之間變化和結合的可能性,命名為「藝彩墨韻」之作說明了畫作的精神。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包伯要介紹另一個之前看的展覽,它的元素主要是以環境為核心,讓觀者去感受無聲的環境是怎麼說話這樣意境,此展覽有三位藝術家的創作。
摘內文:
我們該如何才能更仔細地聆聽?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70214543_4736386696400356_2107756027411243695_n.jpg

包柏社工師完形治療學習日常:
完形心理學與自我探索初階工作坊
12月14、16、21、23(下)
二、自閉症vs亞斯(目前已改成泛自閉症)不靠藥物,3 種治療對策
(一)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的目的在於要減少他們不適當的行為,例如:情緒問題、自我傷害或對他人出現攻擊、重複與固著的行為,除此之外,還要幫助他們增加好行為。在治療時,給予明確指令後,當孩子出現眼神的接觸、口語的表達、互動的增加等行為時,應立即給予一些獎勵,促進自閉兒與亞斯伯格兒跟人進行語言溝通與互動,增強好行為出現的機率。同樣的,當孩子出現負向行為時,也會予以剝奪權利,減少一些重複與固著的行為。
(二)應用行為分析
 當孩子出現一些負面行為時,不僅僅處理當下的狀況,而是要分析他們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舉例來說,如果今天他打了人,除了先隔離,還要去了解因果,可能是因為東西被搶走、聲音吵得讓他不舒服,想摀住耳朵而甩到人等,再依照這些因子去做防範。若發現孩子每到固定時間就會攻擊他人,了解原因後,就要去改變環境與作息,減少這個因子的出現。
(三)人際互動介入訓練(RDI)
 這是屬於新的治療概念,訓練孩子嘗試去猜測別人的想法,藉此活化大腦,使其產生更多的連結,學習如何知道別人的反應與回應。
參考資料:
http://www.cmuc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198
三、察覺vs自我負責
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自我覺察是完形治療最重要的目的,完形心理學認為個體是生活於環境中,要使個體的行為有效,必須對自己與周遭環境有充分的自我覺察,其目的在於協助當事人能提高其自我覺察能力,並與環境作良好的接觸,以經驗其內在的衝突,統整其人格的分歧與對立,處理僵局,進而完成未完成的事,使當事人能從對環境支持的依賴而向內尋求自我支持,以達人格的成熟與負責的態度。 因而能夠察覺自己所有狀態,不受人、事、物並找出最好的選擇與負責,是完形強調的。

四、評斷人、事、物是否ok
老師以自己例子(有隱私這邊不透漏)來提到人是否可以評斷與批判,老師回應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評斷外在人、事、物,但老師強調在評斷前,你是否有完整的資訊與樣貌,而不是片面知道樣貌,這樣才能對是有正確的評斷,且評斷過程也要委婉部人身攻擊,避免造成他人防衛與負面感受。另外,你出發的目的是好與壞、個人主客觀也是重要的,這會讓評斷的人是否過度投射,或是只是為了批判他人所做的攻擊。最後,從同理心出發,減少當事人的反感是一個人際溝通的調解劑。

五、當治療者有情緒時怎麼辦?
老師分享自己例子(有隱私這邊不透漏),當完型工作者有情緒時怎麼辦,老師發現自己在個案演練時,受到個案批判與誤會而有所情緒,當下老師沒馬上表達此情緒,因而影響後面個案演練狀況。老師提到,在完形表達真實感受是重要的,因而治療師有情緒要適度表達,才能真誠一致,而情緒是針對當下的人、事、物發生為主,並去探討這與日常和生命歷程有何關係,進而影響到治療關係。

圖片來源:松山車站citylink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
參考資料:
http://www.cmuc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198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70196067_4736381936400832_688813746420263792_n.jpg

包柏社工師完形治療學習日常:
完形心理學與自我探索初階工作坊
12月14、16、21、23(上)

此內容和老師與自己上網找的資料整合:

一、自閉症vs亞斯(目前已改成泛自閉症)
(一)智力發展
一般來說,典型自閉症中的高功能自閉兒智商會高於70分,但機率不到1/3,低功能自閉兒則為70分以下,佔自閉兒的大多數;亞斯伯格兒的智商大多為正常,通常都能達70分以上。
(二)語言發展
語言發展是差異最明顯的表現,有些孩子較晚開口說話,但自閉兒與一般語言遲緩兒相比,自閉兒與人互動時,少有眼神交會,即使看著你,也像似將人看穿般,而非一般人對話看著彼此的眼神;除此,很難用語言達到溝通的目的,幾乎是用手勢表達需求,例如:拉著爸媽的手、指著別人的東西等,許多的肢體語言溝通較晚才會發展出來,有些孩子不會出現肢體動作,更別提能夠理解他人的肢體語言,即使到了成人,肢體語言溝通也很少。
與自閉兒不同的是亞斯伯格兒在語言能力上並無顯著問題,他們的發音正確,甚至可以咬文嚼字、措詞拗口,從小沒有講話慢的情形,只是他們會不知道哪些話能說,哪些話又是不能說,也不擅長察言觀色,說話容易得罪他人卻不自知,進而影響人際關係。
(三)人際互動
自閉兒不論是高功能自閉症或低功能自閉症,對人的興趣都比較少,但亞斯伯格兒往往是比較主動,對人也相較有興趣。典型自閉兒在小時候喜歡獨自玩,對於陌生人與新環境的適應呈現兩種極端狀況,一種是非常怕生,對新環境特別焦慮,另一種是出現親疏不分的情形,對陌生人並不特別害怕,誰都可以親近他,誰抱他都無所謂,不太會尋找父母。亞斯伯格兒雖然沒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但同樣喜歡自己玩,到了學齡階段會發現他不太和其他孩子互動,也不懂得與人分享。此外,不太能理解他人的表情、講話音調(語言)、肢體語言(非語言)等溝通手段,容易出現人際溝通的問題。
(四)重複、固著行為
無論是自閉兒或亞斯伯格兒,都有重複與固著的行為,他們的日常生活會有許多固執的一面,每天進行一成不變的行為常規且抗拒改變,一旦突然被改變,就會情緒失控,出現發飆、生氣的行為,常令旁人不解。不過,他們對於自己的興趣非常濃厚且執著,像是每天一定要去某個地方看星星或只對某類物品感興趣。除此,亞斯伯格兒可能會對動物、天文等有變化性的事物較感興趣,但自閉兒則相對呆板,興趣往往都是機械性、固定性,例如:火車、時刻表等。
(五)感官敏感
 自閉兒與亞斯伯格兒對聲音、觸覺、嗅覺、顏色等都會有特別敏感或不敏感的狀況,也不太能分辨危險性,因此,經常出現受傷的情形,甚至會尋求較高的刺激而出現自我傷害的狀況,例如:撞頭、摳手、抓自己等,尤其是典型自閉兒或低功能自閉兒更為明顯。
 高功能自閉兒或亞斯伯格兒雖然也會對外在環境與感官上的改變難以接受,像是對別人的碰觸感到不舒服、對某些高頻率的聲音(例如:警鈴)特別排斥而跑去躲藏,但比較不會自我刺激與傷害。
(六)社交能力
心智理論在自閉症研究中有兩大理論,第一種是無法站在他人立場想事情,只會覺得「為什麼別人要這樣對我?」,經常覺得委屈,假如今天被撞到,他會覺得很痛,且認為別人一定是故意的,並不會認為是因為下雨,對方為了躲雨才不小心撞到他,因而容易曲解他人的意思。除此,自閉兒與亞斯伯格兒也常因講話過於直接而看起來有點「白目」,例如:當眾指著某個人說:「你好胖,臉上長很多痘痘。」,不懂得為他人留面子,更不會顧慮他人的感受,認為事實應該要說出來,對一些情緒和表情的辨識能力也較差,往往看不懂別人的情緒,很容易觸犯到他人,故在人際關係上會造成許多衝突。
第二種則是這類的孩子對細節的掌握能力比全局還好,正所謂「見樹不見林」,他們只能看到一些細節,對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卻難以掌握,因此,容易單就小部分而以偏概全,導致判斷事情容易出現偏差。
圖片來源:松山citylink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
參考資料:
http://www.cmuc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198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6108633_4665074343531592_8015906865361585442_n.jpg

包柏社工師完形治療學習日常:
完形心理學與自我探索初階工作坊
日期:12月7、10日(下)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5845121_4665052730200420_6050033407061711851_n.jpg

包柏社工師完形治療學習日常:
完形心理學與自我探索初階工作坊
日期:12月7、10日(上)
講師:楊依靜老師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4484337_4652772904761736_3055471280354666751_n.jpg

包柏社工師完形治療學習日常:
完形心理學與自我探索初階工作坊
日期:11月26、30;12月3日
講師:楊依靜老師

#幫助自己完形
1初階完形,透過書寫方式將未完形的事物完成,讓情感流動。
2中階完形,透過空椅法的方式,換位思考,角色對換。
3高階完形,陪伴自己內在創傷走完歷程;以寬恕心理學為基礎,療癒創傷。

#寬恕治療
已被證實能在治療過程中有效解決因人際傷害所引起的憤怒、憂鬱與焦慮,對人際關係的治療及心靈的平靜有顯著的效果。

綜合二十年寬恕議題的研究,Dr. Robert Enright與Dr. Richard Fitzgibbons兩位先驅者透過以心理學為基礎的寬恕歷程模式應用於臨床個案之心理治療。目前國際性的寬恕治療研究結果,提供了一些這個領域的研究方向。

如何去辨識寬恕是否為當事者正確的目標;如何向當事人介紹寬恕的正確涵義;寬恕治療模式的發展階段應用於個別性、伴侶及家庭治療,都是臨床實務工作者應用寬恕治療時應瞭解的。

瞭解憤怒與寬恕在一些特定的情緒症候群中所扮演的角色及關係將提供助人專業者實務上的運用,它提供助人專業者非常有用的資源,因此這是一本促進心理健康工作者非常有用的參考書。

寬恕並不意味著赦免或忘記他人的冒犯行為;而是選擇接納和未來。

寬恕療法可以減少焦慮和抑鬱,增加對未來的希望。

冒犯者無需參與這個過程,甚至無需知道他已經被寬恕。

#個案演練
1協助個案察覺內界,中界,外界,幫助客觀看待事物。
2協助個案探索自己的感覺和真實想法與情緒,而不是將治療師想法加諸個案身上。
3協助個案內外在描述矛盾的地方。
4協助個案將感覺,表層情緒到深層情緒,慢慢說出來。
5個案成為自己的責任者,而不是受害者或拯救者。

#未完事物
1開始探索自己的未完事物。
2未完事物對於目前人格行為表現的影響。
3發現引發情緒制式反應的按鈕。

#普通心理學的加強
老師這幾次上課後發現學員普通心理學程度不足,可能會影響完形的學習。因而日後,會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圖片來源:屏東燈會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8058070_4609900979048929_3050567393132281311_n.jpg

包柏社工師完形治療學習日常:
完形心理學與自我探索初階工作坊
2021日期:11月9、12、16、19、23日
講師:楊依靜老師

這幾週完課程開始進入個案示範,主要老師提醒完形很重實務中幫助他人察覺,所以如果只侷限在理論介紹,其實無法讓學員能夠去理解完性的應用,在此間單摘要老師與個案會談的重點內容。

#個案內容整理
1.整理個案外界、中界、內界的各個感受:主要是人們遇到事情時,所有感受會混在一起,需要慢慢去釐清與辨別,才能找到繼續探問的足跡。
2.協助察覺情緒:老師在個案演練時,很常期待個案能察覺一下,現在發生怎樣狀態,你的情緒是什麼,主要是幫助個案面對現在的任何感受,不去忽略與逃避。
3.活在此時此刻:老師提醒個案沒有活起來,是因為個案沒活在當下,困在未來或過去,因而消耗它自身的能量。
4.為自己情緒負責:察覺後不要當加害者、受害者、拯救者,而是當自己的責任者。

#形與背景
老師提醒,「未竟之事」就是沒有完成的事,它不會完成退為背景,而是時不時出來干擾,污染我們的覺察,讓我們無法有好的判斷力。完形要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感官知覺內在區域所發生的各種現象上,以建立一連串圖象與背景之間的關連性。因為愈能明確了解其間的關係,就愈能為我們的內心世界賦予意義,也愈能澄清我們真正的需求和意念何在,這是了解自己的根本之道。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夠自由自在形成「完形」,就是能夠自由自在形成「完形」的人, 完形治療是企圖使無法形成「完形」的人或者祇形成一種「完形」而缺乏彈性者有創造「完形」的機會。

#未竟事務
未完成的事 (unfinished business),包括悔恨、憤怒、憎恨、痛苦、焦慮、悲傷、罪惡、被拋棄等未曾表達的情感。雖然這些情感未被表達,他們都與某些特殊、鮮明的記憶或想象連結在一起,這些未曾完全察識、未曾被充份體驗的情感在內心深處徘徊,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個體與自己和他人的接觸。人們都有成千成百種身體的、感情的、心靈的欲求,它們各有其意義吸引着我們的注意,有些無法滿足的欲求,將會一直牽引着我們的注意,不能滿足的欲求愈多,就愈會被過去所束縛,一旦對這些不滿的欲求沒有自覺,就會帶來疲勞、注意力散漫、混亂、緊張、身體疾病、破壞等不滿足的行為模式。在完形上就將這些未解決的情況,和未獲得滿足的欲求,稱之為「未完的形態」或是「未竟事務」。未完成的事就如此持續着,直到個體面對、處理那些未曾表達的情感後,才算「完成」。

圖片來源:包柏的自我創作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4975363_4560588350646859_7583374249471343311_n.jpg

包柏社工師完形治療學習日常:
完形心理學與自我探索初階工作坊
2021日期:11月4日
講師:楊依靜老師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0704570_4531236513582043_4357124678718367788_n.jpg

包柏社工師完形學習手札日常:
完形心理學與自我探索初階工作坊
2021日期10月22日
講師:楊依靜老師

#完形心理學理論介紹
完形心理學是完形心理學派的觀點。這派觀點對人類知覺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貢獻。

#其主要觀點是
心理生物學取向Psychobiological Approach此取向較著名的即是完形心理學,此誕生於1912年。它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反對當時流行的構造主義元素學說和行為主義“刺激-反應”公式,認為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元素的集合,行為不等於反射弧的循環。一個人所產生的知覺經驗受刺激訊息的組型所影響。這個說法是十九世紀末的完形心理學派的學者所提出,「完形」是指「形狀」或「組合」。

#完形的涵義
部分的總和並不代表整體的知覺經驗。德國心理學家魏泰默爾(M. Wertheimer)研究知覺與意識,反對結構主義或行為主義所主張的多個反應就可以形成整體的觀點。他們認為知覺來自外在訊息,這些訊息可能是一個個分離的事物,但是我們對多個訊息所產生的知覺經驗卻是整體性的。因為人們在接受訊息的同時,心理現象會將訊息加以組織。這時的訊息就可能和原來客觀的訊息有所不同,因為這時的客觀訊息已可能被賦予某種意義,而形成個人特殊的知覺經驗。   

#實徵研究,並歸納出「完形的組織法則」,包括:相似法則(law of similarity)、接近法則(law of proximity)、閉合法則(law of closure)及連續法則(law of continuity)等。這些實徵性的研究發現,人類的視覺建構似乎具有一種傾向,會很自然的將某些殘缺的訊息加以組合,形成一個整體的知覺經驗。

#完形的組織法則
--圖與地法則,即在一個具有一定配置的場域內,有些刺激突出,容易被察覺;而其他刺激則退居於次要地位形成背景。例如:色盲表
--接近法則,即空間或時間彼此接近的刺激,容易被視為整體。例如:桌子上散置很多筷子,其中兩支較為接近者,傾向於看作為一雙
--相似法則,即互相類似的個體刺激,容易被看成一個整體,例如,顏色、大小相近的圖形
--閉合法則,即刺激的特徵傾向於聚合成形時,即使其間有斷缺處,也傾向於當做閉合而完整的整體
--連續法則,即刺激中能彼此連續成為圖形者,即使其間無連續關係,人們也能組合在一起看作於整體
--對稱法則,即在若干刺激中,對稱的刺激常會被視為一個整體
柯勒(W. Köhler)曾經用猩猩進行頓悟實驗,將猩猩關在籠子裡,讓牠搆不著籠外的食物。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各種方法,最後猩猩將棒子連接起來搆著食物。柯勒的解釋是說:當遇到問題時,個人會去思考問題,了解情境中各項要素的關係後,產生了對整體情境的知覺經驗,因而解決問題。例如,猩猩在發現棒子與食物的關係之後,頓悟出可用棒子構取食物。於是棒子與食物不再是毫無關聯的兩個刺激。二者已成為整個情境,是完形中不可分離的部分。

#完形實踐的原則
原則一:完形治療是現象學取向的,其唯一目標是覺察,且其方法也是覺察的方法。
原則二:完形治療是完全根基於對話式的存在主義,亦即我-你的接觸/消退過程。
原則三:完形治療的概念基礎或世界觀就是完形,也就是根基於整體論及場地論。

#完形重視察覺
Smith(1988)將自我調解歷程分為 7 階段,每階段容易受某些接觸干擾所影響,包括:
(1) 需求出現(內射、投射、融合、折射、減敏感)
(2) 興奮(回射)
(3) 情緒(內射、投射、融合、折 射、減敏感)
(4) 行動(回射)
(5) 互動(回射、趨射 proflection)
(6) 滿足(內射、投射、融合)
(7) 消褪(折射、減敏感)。

#接觸干擾
之所以能夠阻礙自我調解歷程,主要是因為接觸干擾牽動兩股對立力量,完形治療理 論稱之為 underdog 與 superdog。心理分析學者將這兩股對立力量視為「表達衝動」與「抑制衝動」。 心理症狀是兩種力量對峙所衍生之緊張,以及受阻衝動(the blocked impulses)之間接表達(Epstein, 1982)。換言之,接觸干擾使得抑制力量壓制了表達力量,讓個人需求落空,形成未完成事件,最後 未完成事件以症狀或不適應行為來呈現。

上述是對完形簡單整理,詳細可以參閱完形相關書籍,但比較意外的事情,老師提到完形之父其實不是很溫暖的人,而是直接要你察覺自己的狀態,所以溫暖不是完型的態度,而是讓你察覺才是完形核心態度。

資料來源:
1.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581/
2.http://epbulletin.epc.ntnu.edu.tw/....../0122b67e......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8969338_4519855771386784_7054480338584546128_n.jpg

包柏社工師完形學習手札日常:完形心理學與自我探索初階工作坊

 
包柏社工師完形學習手札日常:
完形心理學與自我探索初階工作坊
2021日期10月19日
講師:楊依靜老師

完形課程開學了,殷殷期盼能夠透過課程有更多的認識,除學校完形治療外,也想多看看實務界完形治療學習重點。而下面是第一堂課整理。

#察覺自己
課程一開始老師就很清楚表明,完形是一個很重察覺的心理學理論,因而如何察覺自己就是我們學員主要任務。

為何要學習察覺,除要時時感受自己情緒外,更重要的是找出接觸干擾。對完形來說接觸干擾就是影響人們察覺與內在流動很關鍵的因素。

你可能因接觸干擾,造成心理的不愉快與身體不適,所以能察覺自己被干擾的原因是讓情緒流動首要任務。

#找出核心情緒
我們常常的情緒反應的看到,都停留在於表面情緒,但表面情緒不一定是你主要的感受,而是刺激後產生的情緒,所以更深層的情緒感受需要慢慢探索,才能找出情緒背後真正的情緒流動元素,例如,你看到一個人生氣,這是他的表面情緒,生氣背後可能的核心情緒是難過,所以只處理表面情緒幫助性不大,而是要發現核心情緒。

#自我察覺活動
這部分主要是老師要我們去感受此刻感受,不管是對上課的期待,害怕,恐懼等,並具體說出來,而不是籠統表達,因為具體情感表達是察覺自己重要的步驟,所以老師透過活動調整大家如何更接近具體表達。

#察覺日記
每天寫出你的察覺日記幫助自我察覺。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jpg

包柏社工師正向心理學分享:

這學期上正向心理學課程,因此來分享課程一些正向心理學知識給大家,讓大家更認識目前趨勢正向心理學。

一、正向心理學的崛起:

()探討人們如何過有價值的生活,讓個體更了解自己的正向特質並加以應用。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7115290_4577706025601758_2018210319199210668_n.jpg

包柏社工師接案的日常:親職課程紀錄
110年社團法人臺灣點一盞燈會關懷協會【你的人生只是缺少心理學~找回幸福的 13 堂必修課】父母自我成長講座
日期:110年11月7日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named.jpg

包柏社工師接案的日常:親職課程紀錄
110年社團法人臺灣點一盞燈會關懷協會【你的人生只是缺少心理學~找回幸福的 13 堂必修課】父母自我成長講座
日期:110年10月31日
主題:什麼是毒性教養?黑色教育?談潛意識的恐懼
講師:楊依靜 老師
紀錄:林包柏社工師
課程內容摘要:
#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老師分享自己過去家庭中父母、奶奶對她的影響(這包含老師隱私不提供分享)。

1.老師反問大家小孩那麼大,為何學員們還要擔心小孩的生活狀況。
大多學員回應要照顧小孩,怕孩子大了還是不會照顧自己。
2.老師提醒父母這樣的教養態度與想法,對於已經長大的孩子們是否還是正確的教養方式,還是一個毒性的教養方式,讓學員去思考。

#潛意識對人的影響
老師分享:
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論,潛意識會主動地對人的性格和行為施加壓力和影響。 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夢、口誤和筆誤,都是由大腦中潛在原因決定的,只不過是以一種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意識跟潛意識是相互合作相互影響的。
潛意識藏有我們童年的大略記憶——這些是我們以為早已遺忘了的,其實並不真的如此。

老師以女兒常常找類似父親樣子的男性結婚為例。老師提到很多女性,常常選擇的另一伴,都會從她身上找到父親的影子,而這樣的關係與過去親職互動、潛意識都有影響。影響人類擇偶的條件不僅是爸媽的外表,還有孩童時期與異性父母相處的經驗。

心理學家證實,童年與父親有良好關係的女性,在成年之後會帶著這些「印記」,繼續尋找在生理與性格上都與父親相似的另一半。反之,如果從小與父親關係不和睦的女性,長大後也會排斥與有父親影子的男性交往。這和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理論並無二致,孩子渴望他們的異性父母是他們心理發展的關鍵,但前提是健康的親子關係。
替代性補償,也是讓女性對於類似父親角色的男人產生好感與被吸引的因素。

#什麼是毒性教養?黑色教育?
老師分享,毒性教養與黑色教育就是錯誤的教養方式。

#找出自己潛意識的恐懼來源修正教養模式
1.潛意識層面下而不被個人所知的情感、慾望、焦慮、恐懼、自卑、羞愧等心理狀態。
2.我們都希望找出正向、開朗、積極、上進、獨立、勇敢的孩子,卻不知不覺中受潛意識主宰。

#潛意識恐懼有哪些
1.因懊悔傷害孩子而過度補償。
2.恐懼孩子會步上自己的後塵。
3.厭惡孩子與自己不同。
4.害怕不能陪伴孩子長大的無常感。
5.欠缺安全感的控制狂:管得多、罵得多、打得多。
6.要孩子服從管教以免人生出錯的焦慮。
7.在孩子身上彌補自己的遺憾:過度給予。
8.完美感:我可以,你為何不可以?或:孩子,我要你成為最優秀的。
9.不知道與孩子靠近的疏離感。

#兒童心理創傷專家AliceMiller(1923):
人自幼成長至18歲會經歷種種的痛苦,如果可以涵容這些痛苦經驗的照顧者,至為重要。照顧者成為一個接納孩子無法承受的苦擾客體,孩子會感受到真正關愛、理解與支持,同時孩子也因內化而具備涵容能力。
1.照顧者心智成熟可以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才能發展出安全感、價值感、無羞愧感。
2.當我們自己重返童年時光,療育那個當初遭遇各種傷痛孩子時,我們真正開始發展自我撫慰與自我觀照的能力。
3.父母如何投射他們情緒、感受、觀念及夢想在孩子身上,為了生存與被愛,孩子學會去服從,長期壓抑、潛抑會導致日後失去自我、活力、熱情,進而導致憂鬱。
4.唯有當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建立在自己真實情感上,而不是建立在擁有某些條件上,才有可能擺脫憂鬱。
5.所有的焦慮、憂鬱來自假我,不能做自己。
6.人對過去發生的事件心有餘悸,所以被無意識的記憶主宰。
這些本屬於過去的需求受到壓抑,已轉變成各種反常的行為。需要藉助否種象徵來滿足,如熱衷某教派、參加五花八門的團體或活動、酒、菸、毒、購物、手機等。內在一直存在空虛感、無用感、或無家可歸感。
7.人對自己經歷的體驗,包括對自己矛盾情感的了解,就能回到自己的情感世界,那裡沒有天堂,卻能讓她獲得感受悲傷的能力,正是這種能力,確保我們重拾失去生命活力。
8.在偽裝、否認和疏離自我的背後,個人或多或少還是保留真實與真誠,只要找到自己的情感溝通的管道後馬上呈現,也許只有那一剎挪。
9.父母的教養態度會導致浮現於成年時期的兒童心理問題。
心理治療師的敏感度、同理心、專注力、情感反應力,以及超級的感天線,都暗示出童年的他可能習慣去滿足別人的需要,並壓抑自己的需求。

#成人的健康心理養成
1.小孩從一出生起,就有一個基本需求,及任何時候都需要依靠最真實的自我被尊重、重視。
2.可以表達各種情緒的感受,不被制止、不被批評、指責、嘲笑、羞辱。
3.可以對成人、世界有一份信賴感、安全感。
4.常常被讚美、肯定、欣賞、鼓勵、同理、祝福,所以就有了良好的自我觀感(自我認同、自我價值)。
以上健康成長條件,立基於他們的父母也在同樣的氣氛長大。
但實際狀況是:孩子常常成為父母自我滿足的工具,活在期待與要求中,被迫需要壓抑自己的需求,慾望與感受(因孩子最怕被拋棄、不被愛)。

#個案示範摘要
憂鬱學員與母親關係。
老師輔導方式;
釐清問題脈絡。
母親情感索取的原因。
學員感受。
從空虛感、無用感、或無家可歸感,討論學員心理狀態。
最後,找出調適與界限議題。

圖片來源:網路(照片為,兒童心理創傷專家AliceMiller)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包柏社工師接案的日常:親職課程紀錄
110年社團法人臺灣點一盞燈會關懷協會【你的人生只是缺少心理學~找回幸福的 13 堂必修課】父母自我成長講座
日期:110年10月24日
主題:化解衝突與拉近距離的快速方式同理心
講師:楊依靜 老師
紀錄:林包柏社工師
課程內容摘要:

#學習叮嚀
■ 老師叮嚀大家要繳交作業。
■ 此作業目的是讓大家回顧這次己課程學習到什麼?
■ 題目:
■ 你學到什麼?
■ 你成長什麼?
■ 你改變什麼?
■ 結果是什麼?
■ 老師希望透過書寫能讓大家整理和回想自己的學習,而不是單單上過而已。
■ 寫給老師的一封信。
■ 這部分是在上完課想給老師怎樣的回饋。

#書籍分享:我在沉默一書的分享:
■ 書籍介紹:
■ 《不再沈默》是藝術家陳潔皓的著作,2016年出版,書中揭露其年幼時被性侵與虐待的經歷,以及他在重返創傷經驗後,學習如何與自我共存的過程。
■ 書籍一共分成五個章節
■ 「回憶:苦難的開始」:3-5歲時,在奶媽寄宿遭性侵、虐待的經歷。
■ 「回家:傷害的延續」:回到原生家庭後,照顧者的情感忽視與兄弟之間的摩擦。
■ 「從遺忘到憶起」:成長過成中,創傷情緒的共鳴,以及在喚起創傷情緒後,如何面對原生家庭與加害者。
■ 「尋找感覺與價值」:重返創傷經驗時,必需面對的分裂自我,以及從情緒與治療的過程,重新統合自我,找到自己的能動性。
■ 「寫給在復原路上的你/妳」:以自身經驗,分享受創者在復原過程可能面臨的情境,以及周圍的人可以如何回應。
■ 老師看完後分享童年創傷對人們的影響:
■ 人格影響。
■ 心理創傷。
■ 身體病痛。
■ 行為偏差。
■ 老師分享,作者遇到理解他的妻子,陪伴他完成這本書。

#同理心課程
■ 同情心:同理心並不等同於同情心,同情心是看到別人的困難或悲慘情境,產生個人的感受所發出來的憐憫情緒,例如看到小孩摔倒哭泣,大部分人會有「好痛」的情緒想要去安慰他,或看到天災人禍,大部分人會說「好可憐」,有能力者還會想捐錢捐物資幫忙。一般而言,「同情心」被認為與生俱來的情緒能力,還有學者認為新生兒即發展出同情心。
■ 同理心:同理心的發展牽涉到更高功能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情緒發展程度,可以辨識對方的表情,以及情緒的反應;要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以判斷對方為何有此情緒,還能理解對方的情緒反應;同時生活經驗也要足夠,才能想像人際相處間會產生的情境,可以說是「同情心+認知發展+想像力」的組合。
■ 有「同理心」的人,展現出的是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EQ)能力相關的特質,人際關係會比較協合,在團隊中也比較受歡迎,相對的,工作也會比較順利。
■ 老師提醒,同理之後可以分享自已的想法與建議,案不要說風涼話。不小心的一句批評、風涼話會造成人與人的距離。
■ 同理心的基本原理:
■ 你怎麼對待自己,就能怎樣對待別人。
■ 你怎麼同理自己,就能怎樣同理別人。
■ 你怎麼理解自己,就能怎樣理解別人。
■ 老師分享大家是否能接受自己的負向情緒?
■ 大部分的學員都無法接受和承認自己的負面情。
■ 因為接受情緒不管是正負向,都是同理心發展的基礎。
■ 男性壓抑情緒: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的規範並不相符,在面對這樣的衝擊之下,可能使男性即使碰上了困難,依然選擇自行承擔,以避免內心的衝突感。
■ 老師提到,深信這些傳統刻板印象的男性相較於一般人而言,對心理諮商就有著更多不好的印象,他們普遍認為自己不需要心理諮商,應該要想辦法自行解決困難。
■ 老師分享普遍「男子氣概」元素,例如:獨立、有企圖心、有擔當、堅忍不拔、理性、強勢、攻擊行為等。
■ 男性越是在乎自己是否表現得「像個男人」,他們就有更高的可能性,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採用非適應性手段來掩蓋自己的脆弱,比方說:濫用成癮物質、迴避問題、壓抑情緒、變得易怒、攻擊他人、破壞物品或是衝動的從事危險行為等,也有人會採取激烈手段來自我傷害,或意圖自殺。

#個案輔導示範
■ 學員1分享自己親身故事:
■ 因為把工作事情遺漏,而造成行政的問題,這件事情讓學員感到挫折與困擾。
■ 老師從中去理解事情脈絡,並從中找出學員為事情的態度信念,從中開始進行心輔導與探索。
■ 老師提到情緒如不順利流動的話,容易形成身體病痛與疾病,例如癌症。
■ 學員2分享自己在家有很多情緒,特別是對自己很多自責,感覺沒讓孩子們有好的生活。
#老師進行的方式摘要
■ 老師首先先邀請個案清楚說明脈絡。
■ 然後帶領個案去深層探索自己的情緒。
■ 引導個案情緒背後的信念與感受。
■ 從中找出個案自責的原因。
■ 引導學生找出未來調適的方法。
■ 幫助個案重新找出力量與界限。
■ 最後,老師帶領其他學員們共同討論與感受該學員的感受並回饋。 ■ 老師課程結束前,提醒大家要去學習探索自己情緒背後的感受,將複雜情緒慢慢梳理出來,開始去分辨自己情緒,才能從中成長並同理同樣情境的人。

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249041939_349723403618883_6087836401016123571_n.jpg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7374147_347991580458732_9197051336356525503_n.jpg

包柏社工師接案的日常:親職課程紀錄
110年社團法人臺灣點一盞燈會關懷協會【你的人生只是缺少心理學~找回幸福的 13 堂必修課】父母自我成長講座
日期:110年10月10日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擷取.PNG

包柏社工師接案工作的日常:親職課程紀錄
110年社團法人臺灣點一盞燈會關懷協會【你的人生只是缺少心理學~找回幸福的 13 堂必修課】父母自我成長講座
日期:110年10月03日
主題:解讀關係焦慮與立下界限
講師:楊依靜 老師
紀錄:林包柏社工師
課程內容摘要:

#自由書寫分享
1.一種寫作治療,不是寫出好的文章、順暢的文章,而是讓當事人想2.寫什麼就寫出來。
3.自由書寫三大原則:
4.不能修改錯別字。
5.不回頭看。
6.不停頓。
7.書寫可以觸碰到潛意識。
8.改錯字會回到意識,所以不能改錯字。

#主題內容討論(解讀關係焦慮與立下界限):
1.為何情緒那麼大(內在潛意識來源),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情緒風格都不同。
2.老師分享愛自己與自私的不同。
3.愛自己的象徵:
4.注重日常作息:飲食、運動、休息等。
5.時常調整身心狀態。
6.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7.注重人際關、他人感受。(自私的人不會去在意的)

#情緒焦慮的分享
1.老師分享第一次接受訪談焦慮的經驗。
2.老師分享自己當時已經是100場以上的講師,但面對第一次訪談感到緊張。
3.老師開始自我探索,找到原因後,開始調整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態。

#認知心理學
A:事件。
B:信念。
C:結果。
老師分享怎麼讓表達變好,須先了解生氣背後真正情緒是什麼?
老師分享坊間很多情緒書籍可以去閱讀,幫助自己更認識情緒。
如果我們不認識與探索情緒,就會失去對情緒的感受。

#初級情緒與次級情緒介紹
1.初級情緒:本能;次級情緒:無限上綱。
2.初級情緒來得很自然,研究顯示持續不超過20分鐘。
3.次級情緒:來源常常不是眼前的事件。
4.老師舉例,人看到老虎(恐懼)=原廠設定。
5.小孩考試不好:家長沮喪(初級);責罵小孩(次級情緒)
6.老師分享自己在醫院看病,遇到一對夫妻的故事。老婆得癌症,不斷地抱怨他怎會得癌症等等,老師看夫妻彼此的個性後,了解太太是一個無法放鬆的人,而生病跟舒壓紓解壓力間有一定關係。
7.對於情緒暴怒的人,是潛意識作亂,要讓他能夠抒發、釋放,才能8.解除累積多年的情緒,且必須找出憤怒的源頭。
9.有很多情緒的孩子,基本上有很多創傷,只有輕重問題,因此才出現心理治療。

#課題關係
是阿德勒心理學提出的理論,主要是講述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課題,你只能負責好自己的課題,不能干涉或介入別人的課題。那是別人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
老師分享下圖概念:(如附件)
1.期待學員們都成為責任者。
2.沒有界線觀念,無法拿捏人我關係距離的人,因為對於冒昧和侵占3.沒有概念,因此就常做出令人困擾的舉動與要求,並且還出現一種4.全然的無知,對別人的反彈和不舒服的感受,沒有一點敏感度。
5.欠缺人際情境的敏感度,對如何拿捏人我之間互動的界線一無所知的人,某個層面來說,也是屬於自我中心。

#人際關係失去界線的陷阱
1.過度負責主義。
2.推卸自我責任。(得寸進尺)
3.沉溺在依賴某人需求無度者。
4.不受控制的愛。
5.隨便待人。
6.以我都是為你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
7.自己總有不斷想像與期待來建立關係。
8.一直領有好人卡不敢衝突的人。
9.強迫好意的關心,侵犯他人地盤。
10.期待別人撫平自己內在缺乏的愛。
11.錯把別人的人生當作自己的考卷。
12.害怕離開關係。

#常見焦慮原因
1.過度認可。
2.完美主義。
3.成就。
4.關係。
5.害怕失去。

圖片來源:老師課程講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報名。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2071182_4411008755604820_8582769388063527497_n.jpg

包柏社工師接案工作的日常:親職課程紀錄
110年社團法人臺灣點一盞燈會關懷協會【你的人生只是缺少心理學~找回幸福的 13 堂必修課】父母自我成長講座
日期:110年9月12日
主題:你可以和家庭的傷說再見(完形治療)
講師:楊依靜 老師
紀錄:林包柏社工師
課程內容摘要:
#課程複習
■老師再次提醒養成寫筆記好習慣。
■四種依附關係複習:
■安全依附:信任,你好我也好,共創美好,可以溝通,真實自在做自己,一起成長。
■焦慮依附:害怕被拋棄,討好,確保關係,有無交流溝通不一定重要。對他人信任,對自己不信任,依賴,自責,委屈。
■逃避依附:喜歡跑給別人追,你好煩我好累,已讀不回,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無能面對情緒,解決衝突,容易感到壓力,不喜歡天長地久的承諾。對自己不信任,對別人不信任。
■排拒依附:對自己信任,對別人不信任,喜歡自由自在,自給自足,害怕失控,依賴,自我中心,愛情是點心。
■童年依附照顧者是很重要的,媽媽是孩子依附關係的重要人物。
■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會影響幼兒未來與他人的互動。
■老師分享,很多一線的工作者(治療師),常常處理人的依附關係。
■阿德勒提出人是社會性動物,人際互動出問題常常與童年照顧有關係。
■老師分享,幸運的人是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是用醫生治癒童年。
#療癒童年創傷三個理由
■有機會為自己療傷:學習立下界線,找回信任。
■保護自己:學會保護自己,培養新的適應能力。
■避免用相同方式懲罰自己傷害別人。
■老師提醒有機會要為自己療傷,察覺、整理父母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幫助自己突破盲點,讓自有重新成長的機會。
#父母對孩子傷害行為的三個模式
■肢體暴力:各種體罰,像是打、踹、摑掌、推、掐脖子等,在生理上疏忽或不當的照顧,造成孩子身體發展實質上的傷害。
■語言暴力:出難聽殘忍的話、調侃、譏笑、貶抑、用粗俗不堪的言語罵小孩。
■情緒暴力:漠視、疏遠、索求關注、挑毛病、情緒勒索等各種方式,將自己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或是要求孩子生下來要為父母情緒負責。
#孩子受到負面對待的感受反應
■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不值得被喜歡。
■覺得自己不重要:不應該為自己著想,覺得滿足別人需求比自己重要。
■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總是困惑著怎麼做才不會得罪人,才可以讓大家都滿意,但往往不會先思考自己可能會因而被犧牲或受傷害,不敢表達真正的感受。
■老師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單親+隔代教養。
■因為母親充分關愛與指導,讓老師能夠有能力面對負面衝擊。
■另外,老師分享到以前就讀北一女時,當時高中老師很幫助老師,因而師長也是幫助孩子穩定成長的另一個關鍵。
#完形心理學介紹
■完形治療法是一植基於現象學與存在思想的心理治療學派,由波爾斯(Friedrick(Fritz)S. Perls, 1893~1970)及其夫人(Laura P. Perls) 在一九四○年代創立,再由許多學者發展而成。
■波爾斯強調構成整體的部分不能被分開的了解,必須考慮其是有組織的且統整的整體,而非特殊分離的部分,因此遂以德文「完形」(Gestalt)命名其發展的治療法。
■其理論架構,主要在於澄清及自我覺察能力的提升,而覺察乃是一種經驗,是和自己存在的接觸,如此才能真實地成為整合的人,是完形治療的最重要方法與目標,大部分完形治療的技術都是為增進與擴展個人的覺察能力而設,經由覺察而邁向統整。
■老師分享,完形心理學重要核心,自我調解歷程分為 7 階段,每階段容易受某些接觸干擾所影響,包括:
(1) 需求出現(內射、投射、融合、折射、減敏感),
(2) 興奮(回射)
(3) 情緒(內射、投射、融合、折 射、減敏感)
(4) 行動(回射)
(5) 互動(回射、趨射 proflection)
(6) 滿足(內射、投射、融合)
(7) 消褪(折射、減敏感)
■接觸干擾之所以能夠阻礙自我調解歷程,主要是因為接觸干擾牽動兩股對立力量,完形治療理 論稱之為 underdog 與 superdog。心理分析學者將這兩股對立力量視為「表達衝動」與「抑制衝動」。
■心理症狀是兩種力量對峙所衍生之緊張,以及受阻衝動(the blocked impulses)之間接表達(Epstein, 1982)。換言之,接觸干擾使得抑制力量壓制了表達力量,讓個人需求落空,形成未完成事件,最後未完成事件以症狀或不適應行為來呈現。
#如何實話實說的重點
■如果覺得面對面說覺得有困難,那就寫信,寫信不必直接面對本人,可能會比較容易一點。
■你可以實話實說,但請切記,盡量說感受、說事實,不要太多情緒批判字眼,如此會讓對方覺得你在指責他,他就會防衛、激怒反擊你。
■當中如果有適度同理會更好,你可以同理父母小時候也過得很辛苦,也被大人暴力虐待過。同理他們的傷,這樣的同理會讓父母回到自己童年受傷的自己。如此,他們比較能去同理現在受傷的你。
■請不要有過多的期待,每個父母不一樣,請不要期待:你說了以後,父母馬上改變。別傻了,就算他們改變,也可能不是當下,需要一段時間。話雖如此,請不要洩氣,因為你說真話,不是為了要改變他們,而是為了你自己,因為你要忠於自己。
■請務必做好心理準備,當下他們可能會反擊,甚至暴怒,這很正常,根本不用意外,這不就是他們的舊模式嗎?請接受他們就這樣。但重點是:你不一樣了。你能說真話,而且,你不用在害怕他們生氣。
■如果對方失控,使用肢體暴力想打你,請記得要閃,不要傻傻地站在那裏讓父母傷害你。但也不要反擊,打父母,在我們社會的價值觀裡,再對都是錯。記住,要保護自己。你只要:清楚地把話說完,抬頭挺胸,轉頭就走,離開他們,遠離暴力,然後告訴自己:我做到了,我很棒,這樣就夠了。(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其實很小,先不要預設立場,但要有心理準備)。
■最後請牢牢記住:我已經長大了,我不是過去那弱小的5歲小孩。
■現在的你,是有力量的,切記。而且,父母也不是過去那隻強大的老虎,他們會老,利抓也會變鈍。請步要活在過去的暴力恐懼想像中,自己嚇自己。
■老師提醒學員們,人很容易負面思考,老師提到負面的話要說7次正面的話才能抵銷。
■我們要常說正向言語肯定自己與他人。
■老師提到,孩子18歲以前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18歲後才會發展出自己的判斷。
■老師提醒心理治療兩個目標:改變與接受。
#鐵絲猴實驗
■鐵絲猴實驗(代母實驗):將初生猴子和兩個玩偶放在一起,一個用布造,提供溫暖但不提供食物;另一個用鐵絲造,冰冷生硬但卻有一個裝滿牛奶的奶瓶。小猴子傾向與「布媽媽」相處,即使將食物放在「鐵絲媽媽」懷裏,小猴子吃過食物之後,仍會跑到布媽媽身上;受到驚嚇時,小猴子也會跑到布媽媽身上。
■ 老師提到,透過此研究可以知道,嬰幼兒重視父母的感受與溫暖,如父母只提供生理上的照顧,無法回應孩子,又如同鐵絲猴一樣,孩子還是會回去找溫暖的布媽媽身邊。
■提醒學員父母關愛的重要性。
■老師分享大象與鐵鍊的故事,提醒人常因限制而忘了自己無限的可能。
#療癒內在小孩的心靈秘方
■真實表達:找適當的機會與時間,如果不行,就用寫的。
■我夠好了:請改變你的內在語言,隨時提醒自己:我夠好了。
■是的,我是受虐:勇敢承認自己被家暴的經驗,如此才能把自己受傷的內在小孩給認回來。
■可以勇敢,可以脆弱:請把每個部份的自己,通通認回來,不管好的,不好的自己,都不要否認,這是並存的智慧。
■寫下來,透過自由書寫:抒發情緒,好好說故事,把羈押內心的情緒和想法,通通倒出來,解放自己。寫下來就不會在內心重複思考,糾結,不斷幫大腦清倉卸貨。
■學會放棄:放棄我應該有一個好父母,原諒自己的不完美,甚至原諒自己不能原諒,心中不要有罪惡感,不要批判自己,放自己一馬。
■解構自己:每一個把你困的信念,都是被建構的。救贖之道就是勇敢打破自己,打破主流價值給你束縛,學習不斷去質疑自己:我的相信是真的嗎?是誰告訴我的?適合別人,但適合我嗎?
■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把自己愛回來:父母沒法給你的,你就給自己,成為自己的內在父母。
■如果你忘記如何愛自己,別人也會忘記。
■以前的傷也許是別人造成的,但後來的傷是自己造成的,不要再活在受害者情節。
■有必要時,找專業心理諮商師做一次長期的心理治療。
■當我們療癒受傷的孩子之後,我們才能真正開始發展自我撫慰與關照他人的能力。
■完形治療:空以對話。
圖片來源:老師完形課程報名資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報名。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0742960_4376860142353015_3751263163613944471_n.jpg

包柏社工師接案工作的日常:親職課程紀錄

110年社團法人臺灣點一盞燈會關懷協會【你的人生只是缺少心理學~找回幸福的 13 堂必修課】父母自我成長講座

日期:110年9月5日
主題:童年的依附關係
講師:楊依靜 老師
紀錄:林包柏社工師

課程內容摘要:
#老師與點一盞燈介紹
因為第一次課堂,所以老師自我介紹外,也分享成立點一盞燈協會的目的。
協會與老師資訊請查看網址:http://www.light-up.org.tw/

#心理學導論
老師成立自我成長課程,主要目的是自我成長後,才能讓家庭的成員有所改變,先改變自己才能影響他人。
一切的改變從自我察覺。
心理學的領域研究重點:研究大腦、研究情緒、研究想法、研究意識、潛意識、無意識、研究人的特質。
心理學花很多時間觀察、實驗、科學數據,可信度較高。
學習心理學的人,隨時隨地要察覺自己說出去的話。

#書本討論:Alice Miller
書本簡單介紹:兒童心理學大師愛麗絲‧米勒經典名著直搗孩子的內心深處,揭開幸福童年的祕密。米勒認為,孩童因需要關愛,所以對父母有意或無意的自私與索求都默默忍受。
孩子們壓抑自己的需求與傷痛,並以「美好童年」的幻覺將此劇痛隔絕,以致於終生難以面對真實自己。在米勒眼裡,成功者內心的空虛憂鬱、父母後對孩子的過強控制,還有許多精神疾病、犯罪和意識形態偏執等,都與他們童年的情感壓抑有關。
老師透過導讀方式,點幾個重點讓學員們去理解與察覺:

#老師分享童年承受的壓力類型
良性壓力:生活中正向成長的壓力,如第一次上學;考試;工作;婚姻家庭經營等。
可容忍壓力:生活的意外事件,如,失業、失婚、生病等,如有良好支持環境就可以協助渡過。
老師舉蕭煌奇的例子,因為母親與良好支持環境幫助他能夠面對逆境。
惡性壓力:不定時炸彈。例如,家長無預警虐待與打小孩。
老師提醒,孩子與家庭沒有良好互動。時間久了,孩子長大會失去對事物的感覺。
活動體驗:老師讓大家填寫童年創傷測驗,讓大家去理解自己創傷的經歷。(在此不提供題目)

#療癒童年創傷的三個原因
有機會為自己療傷:學習立下界線,找回信任。
保護自己:學會保護自己,培養新的適應能力。
避免用相同方式懲罰自己傷害別人。

#自我概念的議題
我們的自我概念早期是從父母影響而來的。
提升覺察力才能知道盲點在哪裡。

#父母怎麼成為孩子的貴人
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去滿足父母的期待。
每個孩子都有被父母認同的渴望,父母認同是幫助孩子自我價值的養分。
孩子為了得到父母認同,都會盡力努力;有些孩子認為努力得步道認同時,就會透過偏差行為吸引注意。
孩子期待能跟父母發展安全、穩定的關係,不管表現良好與否都能被接受。
父母養育孩子的關愛是不被否定的,但不代表所說傷害的話不會影響孩子。
愛與傷害是很難拿捏的,如果拿捏不好,父母容易以愛之名傷害孩子。
最後,老師提醒我們檢視傷害不是為了報復父母,而是要療癒自己。

#四種依附關係
安全依附。
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
排拒依附。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

照片來源:取自點一盞燈網站,是多年期老師課程照片,當時沒有武漢病毒,在此聲明。


文章標籤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