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named.jpg

包柏社工師接案的日常:親職課程紀錄
110年社團法人臺灣點一盞燈會關懷協會【你的人生只是缺少心理學~找回幸福的 13 堂必修課】父母自我成長講座
日期:110年10月31日
主題:什麼是毒性教養?黑色教育?談潛意識的恐懼
講師:楊依靜 老師
紀錄:林包柏社工師
課程內容摘要:
#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老師分享自己過去家庭中父母、奶奶對她的影響(這包含老師隱私不提供分享)。

1.老師反問大家小孩那麼大,為何學員們還要擔心小孩的生活狀況。
大多學員回應要照顧小孩,怕孩子大了還是不會照顧自己。
2.老師提醒父母這樣的教養態度與想法,對於已經長大的孩子們是否還是正確的教養方式,還是一個毒性的教養方式,讓學員去思考。

#潛意識對人的影響
老師分享:
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論,潛意識會主動地對人的性格和行為施加壓力和影響。 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夢、口誤和筆誤,都是由大腦中潛在原因決定的,只不過是以一種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意識跟潛意識是相互合作相互影響的。
潛意識藏有我們童年的大略記憶——這些是我們以為早已遺忘了的,其實並不真的如此。

老師以女兒常常找類似父親樣子的男性結婚為例。老師提到很多女性,常常選擇的另一伴,都會從她身上找到父親的影子,而這樣的關係與過去親職互動、潛意識都有影響。影響人類擇偶的條件不僅是爸媽的外表,還有孩童時期與異性父母相處的經驗。

心理學家證實,童年與父親有良好關係的女性,在成年之後會帶著這些「印記」,繼續尋找在生理與性格上都與父親相似的另一半。反之,如果從小與父親關係不和睦的女性,長大後也會排斥與有父親影子的男性交往。這和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理論並無二致,孩子渴望他們的異性父母是他們心理發展的關鍵,但前提是健康的親子關係。
替代性補償,也是讓女性對於類似父親角色的男人產生好感與被吸引的因素。

#什麼是毒性教養?黑色教育?
老師分享,毒性教養與黑色教育就是錯誤的教養方式。

#找出自己潛意識的恐懼來源修正教養模式
1.潛意識層面下而不被個人所知的情感、慾望、焦慮、恐懼、自卑、羞愧等心理狀態。
2.我們都希望找出正向、開朗、積極、上進、獨立、勇敢的孩子,卻不知不覺中受潛意識主宰。

#潛意識恐懼有哪些
1.因懊悔傷害孩子而過度補償。
2.恐懼孩子會步上自己的後塵。
3.厭惡孩子與自己不同。
4.害怕不能陪伴孩子長大的無常感。
5.欠缺安全感的控制狂:管得多、罵得多、打得多。
6.要孩子服從管教以免人生出錯的焦慮。
7.在孩子身上彌補自己的遺憾:過度給予。
8.完美感:我可以,你為何不可以?或:孩子,我要你成為最優秀的。
9.不知道與孩子靠近的疏離感。

#兒童心理創傷專家AliceMiller(1923):
人自幼成長至18歲會經歷種種的痛苦,如果可以涵容這些痛苦經驗的照顧者,至為重要。照顧者成為一個接納孩子無法承受的苦擾客體,孩子會感受到真正關愛、理解與支持,同時孩子也因內化而具備涵容能力。
1.照顧者心智成熟可以回應孩子的需求,孩子才能發展出安全感、價值感、無羞愧感。
2.當我們自己重返童年時光,療育那個當初遭遇各種傷痛孩子時,我們真正開始發展自我撫慰與自我觀照的能力。
3.父母如何投射他們情緒、感受、觀念及夢想在孩子身上,為了生存與被愛,孩子學會去服從,長期壓抑、潛抑會導致日後失去自我、活力、熱情,進而導致憂鬱。
4.唯有當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建立在自己真實情感上,而不是建立在擁有某些條件上,才有可能擺脫憂鬱。
5.所有的焦慮、憂鬱來自假我,不能做自己。
6.人對過去發生的事件心有餘悸,所以被無意識的記憶主宰。
這些本屬於過去的需求受到壓抑,已轉變成各種反常的行為。需要藉助否種象徵來滿足,如熱衷某教派、參加五花八門的團體或活動、酒、菸、毒、購物、手機等。內在一直存在空虛感、無用感、或無家可歸感。
7.人對自己經歷的體驗,包括對自己矛盾情感的了解,就能回到自己的情感世界,那裡沒有天堂,卻能讓她獲得感受悲傷的能力,正是這種能力,確保我們重拾失去生命活力。
8.在偽裝、否認和疏離自我的背後,個人或多或少還是保留真實與真誠,只要找到自己的情感溝通的管道後馬上呈現,也許只有那一剎挪。
9.父母的教養態度會導致浮現於成年時期的兒童心理問題。
心理治療師的敏感度、同理心、專注力、情感反應力,以及超級的感天線,都暗示出童年的他可能習慣去滿足別人的需要,並壓抑自己的需求。

#成人的健康心理養成
1.小孩從一出生起,就有一個基本需求,及任何時候都需要依靠最真實的自我被尊重、重視。
2.可以表達各種情緒的感受,不被制止、不被批評、指責、嘲笑、羞辱。
3.可以對成人、世界有一份信賴感、安全感。
4.常常被讚美、肯定、欣賞、鼓勵、同理、祝福,所以就有了良好的自我觀感(自我認同、自我價值)。
以上健康成長條件,立基於他們的父母也在同樣的氣氛長大。
但實際狀況是:孩子常常成為父母自我滿足的工具,活在期待與要求中,被迫需要壓抑自己的需求,慾望與感受(因孩子最怕被拋棄、不被愛)。

#個案示範摘要
憂鬱學員與母親關係。
老師輔導方式;
釐清問題脈絡。
母親情感索取的原因。
學員感受。
從空虛感、無用感、或無家可歸感,討論學員心理狀態。
最後,找出調適與界限議題。

圖片來源:網路(照片為,兒童心理創傷專家AliceMiller)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

arrow
arrow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