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40742960_4376860142353015_3751263163613944471_n.jpg

包柏社工師接案工作的日常:親職課程紀錄

110年社團法人臺灣點一盞燈會關懷協會【你的人生只是缺少心理學~找回幸福的 13 堂必修課】父母自我成長講座

日期:110年9月5日
主題:童年的依附關係
講師:楊依靜 老師
紀錄:林包柏社工師

課程內容摘要:
#老師與點一盞燈介紹
因為第一次課堂,所以老師自我介紹外,也分享成立點一盞燈協會的目的。
協會與老師資訊請查看網址:http://www.light-up.org.tw/

#心理學導論
老師成立自我成長課程,主要目的是自我成長後,才能讓家庭的成員有所改變,先改變自己才能影響他人。
一切的改變從自我察覺。
心理學的領域研究重點:研究大腦、研究情緒、研究想法、研究意識、潛意識、無意識、研究人的特質。
心理學花很多時間觀察、實驗、科學數據,可信度較高。
學習心理學的人,隨時隨地要察覺自己說出去的話。

#書本討論:Alice Miller
書本簡單介紹:兒童心理學大師愛麗絲‧米勒經典名著直搗孩子的內心深處,揭開幸福童年的祕密。米勒認為,孩童因需要關愛,所以對父母有意或無意的自私與索求都默默忍受。
孩子們壓抑自己的需求與傷痛,並以「美好童年」的幻覺將此劇痛隔絕,以致於終生難以面對真實自己。在米勒眼裡,成功者內心的空虛憂鬱、父母後對孩子的過強控制,還有許多精神疾病、犯罪和意識形態偏執等,都與他們童年的情感壓抑有關。
老師透過導讀方式,點幾個重點讓學員們去理解與察覺:

#老師分享童年承受的壓力類型
良性壓力:生活中正向成長的壓力,如第一次上學;考試;工作;婚姻家庭經營等。
可容忍壓力:生活的意外事件,如,失業、失婚、生病等,如有良好支持環境就可以協助渡過。
老師舉蕭煌奇的例子,因為母親與良好支持環境幫助他能夠面對逆境。
惡性壓力:不定時炸彈。例如,家長無預警虐待與打小孩。
老師提醒,孩子與家庭沒有良好互動。時間久了,孩子長大會失去對事物的感覺。
活動體驗:老師讓大家填寫童年創傷測驗,讓大家去理解自己創傷的經歷。(在此不提供題目)

#療癒童年創傷的三個原因
有機會為自己療傷:學習立下界線,找回信任。
保護自己:學會保護自己,培養新的適應能力。
避免用相同方式懲罰自己傷害別人。

#自我概念的議題
我們的自我概念早期是從父母影響而來的。
提升覺察力才能知道盲點在哪裡。

#父母怎麼成為孩子的貴人
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去滿足父母的期待。
每個孩子都有被父母認同的渴望,父母認同是幫助孩子自我價值的養分。
孩子為了得到父母認同,都會盡力努力;有些孩子認為努力得步道認同時,就會透過偏差行為吸引注意。
孩子期待能跟父母發展安全、穩定的關係,不管表現良好與否都能被接受。
父母養育孩子的關愛是不被否定的,但不代表所說傷害的話不會影響孩子。
愛與傷害是很難拿捏的,如果拿捏不好,父母容易以愛之名傷害孩子。
最後,老師提醒我們檢視傷害不是為了報復父母,而是要療癒自己。

#四種依附關係
安全依附。
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
排拒依附。

備註:以上課程為課程摘要紀錄,詳細資訊請與點一盞燈協會聯絡與報名
http://www.light-up.org.tw/

照片來源:取自點一盞燈網站,是多年期老師課程照片,當時沒有武漢病毒,在此聲明。

arrow
arrow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