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42949419_329544905636733_3247613650016581739_n.jpg

MICRO GREEN -微綠創藝活動:生態圖你、我、他
昨天包柏與GO.LAB合作微綠創意線上課程正式啟動,因疫情關係為了防疫,實體課程改成線上活動,雖然以園藝社區化課程改成線上,在操作上少了貼近土地的親近,但為了讓大家能夠更理解生態照顧與園藝社區化的推廣,不時與工作團隊討論線上工作坊可以執行的方式,因而推出三樣課程型態:
第一堂課生態圖你、我、他來理解自己與社區關係。
第二堂課,園藝治療與五感刺激,園藝活動對認知、肢體、心理的影響。
最後一堂,療癒花園與可食地景,培養園藝手作的習慣。
第一堂課,生態地圖你、我、他
這是從生態心理學的領域延伸出來的實作課程,這並不會很複雜,其實我們常看的地圖、風景介紹圖、導覽園區手冊等,就是生態圖的概念。
生態心理學的創立者Baker和他的同事根據Lewin提出的場論(Feild Theory)發展出行為情緒論(Behavior Setting Theory)1947年,Roger Barker與Herbert Wright在堪薩斯州成立了第一個專門研究現實環境如何影響人類行為的研究機構,稱為中西心理學田野研究站(Midwest Psychological Field Station)。以系統性的觀察方法與量化的技術,觀察並記錄環境背景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生態心理學重視日常生活場所行為的觀察,將人、行為、環境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行為場所(behavior setting)即為生態心理學很重要的理論概念。
第一堂課透過帶領社區居民製作自己與社區的生態圖,除了幫助自己理解社區有那些東西是我們知道與不知道的,另一方面也是建構社區居民對於該土地的認同感,因而與工作夥伴一起製作自己的生態圖,並邀請居民共同分享。在當中,你會發現,我們很多時候會因為求學、工作、結婚等,從原本的社區移動到新的社區,不管是落地深根或是短暫停留,人的一生一定都會有一張以上的生態圖的出現,課程中參與民眾分享因為製作生態圖能勾起過往在該土地的記憶,這也是當事人與土地連結情感的證明。
草頭娃娃是課程第二部分,看起來可能會覺得只是簡單的園藝活動,但草頭娃娃製作是與生態圖有關的,草頭娃娃的重要材料,麥草、土、水、陽光,就如同我們生態的環境,而在環境元素的照顧與吸收下長大成人,所以草頭娃娃在課程中就代表參與活動的每個居民,居民的生活元素都與當地生態、社區有關,所以是不可忽視的,最後與參與的居民一起將草頭娃娃放在生態圖上,讓大家更能去體悟自己(草頭娃娃)與生態的關係。
了解自己對於生態的影響,我們因此也可得知,自己所作的任何一個行為,如亂丟垃圾,都會影響生態環境,因而從簡單環保酵素製作,除可以清潔、澆花、施肥外,重要的是將原本不用的水果、菜類等,重新利用與發酵,且相較於人工清潔劑等對於環境不會造成破壞,也提供我們新的保護環境的方式。
最後,課程透過圈的循環概念,讓參與的居民理解自己與社區的關係,對於社區認同感、連結、維護等,就如同環保酵素一樣會產生微妙的循環關係,好的循環幫助生態圖中的我們成長更好,壞的循環可能使我們能使用自然資源減少,這都是我們該注意的部分,也是這次課程主要的重點所在。
PS:線上課程還有兩堂課,歡迎大家參加與報名。
arrow
arrow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