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Media41320170117005826.png

小編有位女性友人,她是一位大學性平的輔導老師,本身除了大學輔導工作業務外,她也不時參加一些弱勢團體的發聲,特別是性平方面或女性運動,跟她深入認識後發現雖然友人具有女性溫柔的外表,但為了公平與正義也能批上堅強的戰袍拋頭露面,因此她也自許自己能為正義發聲,因此她也給自取了綽號Woolf`,一位女性運動的始祖。這是一位20世紀的女性運動的文學運動始祖,本名叫Virginia Woolf,也是發現社會的不公平因而為此發聲。
 
Virginia Woolf本身是一位女性創作家,特別是在文學上有一定的成就,她希望藉由自己的力量讓舊時代的思想能有新的風氣進入,過去無法理解女性運動的真諦與內容,只是覺得是一群覺得自己受到壓迫的女生為自己站出來,但現在經過生命的一點歷練,慢慢女性運動表達的意義,並不是單純為自己女性發聲,而是為了一個社會文化的不公站出來。
 
對很多女性來說它傳達一個意念生命是需要勇敢才可能改變,面對既有龐大的權利與體制,她們知道不可能一句話,或是幾個遊行就能改變,而是不斷地去衝撞體制去革命,你才能看到一點的改變,有時可能以為能有所不同,但實際發現反倒往後走。在過程中會發現到力量有限,發現只靠自己是無法改變的,在這旅途中你會遇到反對你的人,如社會的既得利益者,或是支持你改變的人,對妳的改變前進與後退都有很大的影響,尤其當改變是從底層發起的,往往容易受到上層的壓制,是一趟用生命戰鬥的戰場。
 
小編過去所閱讀的女性書籍,女性過去處在被壓迫的地位,也是透過一個人開始發聲,漸漸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再來開始形成一個社團,最後可能形成一個組織,當時的女性其實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她們選擇不沉默而是站出來對抗的生命中的不公平與壓迫,希望能夠讓女性擁有於男性當時的地位,那時人們稱之為女性運動,後來有一個較貼近與非學術用語,叫做「女力」,這些「女力」知道,撼動體制是需要時間的,有時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擊破的,一個體制的建立是花了長久的時間,因此很難不會輕易把它拿下,因此很多人選擇沉默,但沉默無法改變現況,有時帶來更多的傷害與不公平,就像活耀於兩次世界大戰Virginia Woolf,深刻發現女性的壓迫,而開始在文學位女性發聲,成為20世紀偉大的小說家,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先鋒,並隨著70年代女權主義的興起,成為文學界關注的對象。
 
這些都讓我們去啟發不管是在女權運動,或是我們存在的世界中,有很多事情看似平常,但可能我們覺得日常的生活,正是壓迫弱勢人們的一個利器,我們也可能在未來也會遇到這樣的衝擊。這些女性運動家有共同的信念,如果想要突破這個圈圈,就會有人想要用盡全力拔除,甚至淹蓋事實,但只要我們熱情不會消失,我們要為信仰奮鬥,不要成為體制下的魁儡。
 
就像蔡依林說的:我不是天才,而是地才,地才就是要很努力地才能跟天才看齊的人。當你滿腦子都在想如何變得更好時,你就會有各種辦法讓自己用最快的方式進步,因為我不想讓別人告訴我,我哪裡做得不夠好。每次看到新聞寫我哪裡做得不夠好,我就覺得很傷心,傷心是因為我竟然不能夠在這些人告訴我這些之前就發現有這樣的問題。
 
我們知道改變生命是一個旅程,需要熱情與信仰面對挑戰與體制,如同朋友和Virginia Woolf的信念一樣,雖然女性被認知為溫柔的代表,但面對生命的不平等也願意為生命奮鬥,提供在新世代的女性們,生命中是需要勇敢,才能讓未來不一樣,祝為生命奮鬥的妳,都能為熱情和信仰而戰。
http://women.talk.tw/Article.aspx?Article_ID=4655
arrow
arrow

    包伯社工師日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